清晨,阳光洒在铜仁市三江公园到南岳清水湾的沿江步道上,居民们或悠闲地散步,或慢跑锻炼,一幅惬意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市民曾珍感慨地说:“这个步道修好之后,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以前上班主要靠公交车或打车,现在我每天都会早起一点,沿着步道步行上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在铜仁,健身步道沿江而建,巧妙地将自然风光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为健身者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呼吸新鲜空气的绝佳去处。尤其是铜仁市碧江区提级改造7.5公里的步道,每天早上都吸引着众多居民前来跑步健身。
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城市建设中,充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巧妙利用城市边角地、零碎地和小型绿地,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对有限的土地进行景观改造提升。以“小切口” 改善“大民生”,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91个涉及95937户,已建设沿江步道100公里。这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展现了方寸之美,更为市民在家门口提供了全新的健身休闲好去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市住建人牢记这一殷殷嘱托,坚持建设生态、和谐、宜居的铜仁,精心绘制城市新蓝图,领航安居未来。
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以来,全市住建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铜仁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全力建设舒适宜居的城镇生态,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4年,市住建局在注重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着力于城市软环境的提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城市体检作为考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创新举措,更是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
铜仁市住建局局长蔡江介绍:“2024年根据《城市体检手册》,我们将铜仁市中心城区55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16个体检街区、55个体检社区、254个体检小区,实行分区体检。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分维度体检,我们共设计了86项指标,分别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备、绿色智能等多个方面检查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据了解,本次体检涉及铜仁市55平方公里建城区,包括2个城区、12个街道、68个社区、12676栋住宅,针对86项指标共采集数据超40万条……城市体检精准查找城市“病灶”,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实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拥翠叠绿的公园乐园、改造一新的老旧小区、整治之后的一城清水、焕然一新的背街小巷……无不传递着人民至上的温度,折射出城市建设的速度。今天的铜仁,道路畅通了、城市变绿了、水变清澈了。每一处“不经意”的细节,背后都饱含着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的不懈努力。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住建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多方面发力推动城市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严的基调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履行好行业主管职责,指导各区县住建局及住建领域行业协会开展各项工作;与帮扶村开展支部联建和结对帮扶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凝聚力和创造力。
积极稳定房产,优化促进服务。坚守人民安居底线,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狠抓房地产存量政策落实和增量政策出台,印发《铜仁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十条措施》。全力啃下保交楼、保交房“硬骨头”,全市“保交楼”35772套和“保交房”5590套已全面建成交付,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100%交付目标。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全市17个“白名单”项目放款13.03亿元。1.8万余户实现“交房即交证”。商品房“以旧换新”促进二手房市场交易率,万山区创新式成立了换购的房产超市,全市二手房成功交易5403套,同比增长9.08%。完善物业制度建设,印发了《铜仁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等8部配套措施;率先在碧江区推进“薪酬制”物业服务试点,并在全市召开现场观摩暨推进会。全市新增全省“美好家园”小区3个。
全面统筹发展,持续保障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抓好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指导与服务,为全市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深化数据融合应用,实现铜仁市智慧住建平台与“工改”系统互联互通和部分申请材料共享;工程质量监测监管平台荣获2024年铜仁市十佳大数据应用场景;完成建筑业产值112亿元,为全市稳住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坚持生态文明,推进城市更新。坚持生态文明引领,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出台《关于大力推动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中心城区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6个23838户,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和住宅小区更新电梯73台。完成棚户区改造1736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375套,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93套。完成地下管网建设 510.23公里,实施海绵城市项目6个,全市新建步道5560米,提级改造步道7.5公里。万山区守信中路正式开工建设,成功打通了义乌城至仁山公园的断头路。

延续文化传承,彰显文化内涵。坚持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不断彰显城市内涵。省政府先后公布了思南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万山区万山镇、德江县枫香溪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万山朱砂历史文化街区称号。修订《铜仁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试点,其中,万山区“那个年代”历史建筑集中区活化利用项目纳入住建部全国优秀案例。颁布的《铜仁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和发布的铜仁市传统村落司法保护名录被列入住建部清单获全国推广。石阡传统村落国家级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于8月通过住建部实地验收,还实施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8个和消防设施提升工程10个。
加大乡村建设,绘就幸福画卷。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制城乡居民幸福画卷。积极推广农村住房“代建”惠民工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农村住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完成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改造,水改12村,电改930户。加强农村住房安全巡查、新增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31户。
如今,碧水竞秀、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已然变为现实;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片新区建设绘就城市繁荣的画卷;如今,一个个市政设施项目落地开花,一条条道路建设拉开城市发展的框架。
一张张答卷,记录着住建人的铿锵脚步;一份份成绩,诠释着住建人的使命担当。下一步,铜仁市住建系统还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繁荣的现代化城市,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